2018赴港上市獨角獸大盤點 - 金評媒
【摘要】獨角獸們IPO時紅紅火火,上市后股價卻“高山流水”。

2018年,獨角獸們紛紛上了港股的船。
自4月底港交所頒布上市新政以來,眾多獨角獸公司“一窩蜂”地赴港敲鑼上市。畢馬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港股主板共有133宗IPO,已經創下歷史新高,預計香港IPO市場登全球第一寶座已無懸念。
據金評媒(ID:JPMMedia)不完全統計,2018赴港上市的獨角獸公司有16家,其中就包含小米、美團點評以及“火鍋一哥”海底撈等明星公司,然而,這些知名度較高的IPO無一例外在交易首日盤中都難逃破發的“魔咒”。
新年伊始,我們无妨來盤點些有看點的獨角獸“弄潮兒”。
2018年在香港上市的獨角獸公司 | |||
股票名稱 | 股票代碼 | 上市時間 | IPO發行價 |
平安好醫生 | 01833。HK | 2018/5/4 | 54。80港元 |
獵聘 | 06100.HK | 2018/6/29 | 33港元 |
小米 | 01810.HK | 2018/7/9 | 17港元 |
映客 | 03700.HK | 2018/7/12 | 3.85港元 |
齊屹科技 | 01739.HK | 2018/7/12 | 4.85港元 |
指尖悅動 | 06860.HK | 2018/7/12 | 2.07港元 |
51信用卡 | 02051.HK | 2018/7/13 | 8.5港元 |
第七大道 | 00797。HK | 2018/7/18 | 1。5港元 |
歌禮制藥 | 01672.HK | 2018/8/1 | 14港元 |
中國鐵塔 | 00788.HK | 2018/8/8 | 1.26港元 |
美團點評 | 03690.HK | 2018/9/19 | 69港元 |
海底撈 | 06862。HK | 2018/9/26 | 17.8港元 |
華興資本 | 01911.HK | 2018/9/27 | 31.8港元 |
同程藝龍 | 00780.HK | 2018/11/26 | 9。8港元 |
寶寶樹 | 01761.HK | 2018/11/27 | 6.8港元 |
創夢天地 | 01119。HK | 2018/12/6 | 6.6港元 |
來源:金評媒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2018港股第一只獨角獸
▽
平安好醫生
南下,到香港去,似乎是2018年獨角獸公司融資補血的一劑良方。
說起更早的赴港潮,應該是在2017年下半年。眾何在線、易鑫集團、閱文集團相繼在香港過會上市,這幾只獨角獸的相繼出場一時間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一小陣波動。
2018年5月4日,港交所迎來2018年上市的第一只獨角獸,同時也是全球移動醫療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平安好醫生。上市當天,平安好醫生開盤報價57。30港元,較發行價上漲4。6%,總市值超過600億港元。
12月21日,新經濟股頻頻受壓,平安好醫生盤中低見27。6元,創下上市以來股價新低。
近日,外資投行花旗銀行給予平安好醫生“買入”評級,并看重横眉標價至60港元/股,潛在升值空間高達80%。花旗暗示,平安好醫生的核心業務發展強勁,前景明朗,同時,在當下“處方藥外流”的機遇中,平安好醫生也將會有不俗的收獲。
02 入場門檻最高股 ▽ 海底撈
原本吃海底撈火鍋就貴,沒想到入手海底撈的股票更是“貴”的要命。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于港交所掛牌上市。海底撈此次發行定價為17.8港元,每手1000股,投資者最低入場門檻費用高達1.78萬港元,成為香港史上截至横眉前入場門檻最高的新股。
上市以后的海底撈能否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12月11日,海通證券發研報指出,考慮到海底撈公司更高的利潤增速,給予2019年35-40倍PE,合理價值區間為19.84-22.68港元,首次給予“優于大市”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12月7日,上交所調整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單,海底撈就位列其中,這對于海底撈來說,無不是利好疊加。
2018-2020年海底撈財務數據預測 |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收入 | 165億元 | 268億元 | 368億元 |
歸母凈利潤 | 16.1億元 | 26.4億元 | 38.3億元 |
EPS(每股盈余) | 0.30元/股 | 0.50元/股 | 0.72元/股 |
來源:海通證券研報
03 IPO融資王 ▽ 中國鐵塔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塔”,股票代碼:00788.HK)成立于2014年7月份,背后站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通信運營商巨頭。
2018年8月8日,中國鐵塔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此次IPO共發行431.15億股,每股發行價1.26港元,凈籌資金約534.23億港元,成為今年度港股募集資金第一大IPO,成功超出小米,同時也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四年前上市融資250億美元(約合1718億元)后全球最大的一起IPO。
12月27日,中國鐵塔盤中一度漲至1。57港元,再創新高,年內累計最大漲幅達34。48%。
同時,中信建投發表報告暗示,首予中國鐵塔“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18-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24.7億、49.2億及70.1億元人民幣,EBITDA分別為425.9億、461.1億及503.1億人民幣。
04 市值縮水近2000億 ▽ 小米集團
2018年7月9日,雷軍的小米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這是香港首家同股分歧權的公司。
上市當天,小米開盤價16.6港元,較發行價下跌2.35%。小米此次IPO發行價為17港元,估值543億美元,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IPO前三。
7月18日,小米盤中一度漲至22.2港元的歷史高位,市值達4866億港元。但好景不長,此后小米股價持續走低,截至12月31日,小米收盤報價12.92港元/股,市值為2919.92億港元,較最高點市值跌1951億港元,跌幅近40%。
12月11日,國信證券發布研報給出盈利預測與估值:給予17.4港元横眉標價,對應市值3484.4億,對應28倍市盈率。
05 最高發行價 ▽ 美團點評
繼小米之后,港股迎來了近十年來最大的互聯網平臺公司——美團點評。
TMD (頭條、美團、滴滴)被認為是互聯網下半場的主角,也是未來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接班人,2018年美團點評率先在港交所上市。
金評媒(ID:JPMMedia)梳理今年在港股上市的16家獨角獸發現,美團點評的IPO發行價為69港元,是這些公司發行價中最高的一個。 不過,從上市前的香餑餑到上市后的燙手山芋,美團點評僅在3個月內市值就跌去了40%。
12月17日,招商證券發布研報暗示,其預測2017年-2020年美團點評收入及毛利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60%及58%,調整后收益預計在2020年實現盈利,并達到人民幣111億元。
06 洗倉式狂跌 ▽ 指尖悅動
在香港股市,也不乏一些游戲公司的身影。
其中,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游戲公司中,最有名的兩家:一個是頭頂騰訊、王思聰以及賭王家族等多重光環的創夢天地,另一個則是國內十大手機游戲發行商之一的指尖悅動。
公開資料顯示,指尖悅動成立于2013年12月,主營業務為手游發行。2018年7月12日,指尖悅動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報價2。08港元,市值約4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5。7億元。
11月8日,指尖悅動突然遭遇洗倉,一度狂跌80%,盤中低報0.495元,創上市以來新低。
同一天,指尖悅動獲主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劉杰場內增持8962.1萬股,每股均價為2.1港元,涉資約1.88億港元。增持后,劉杰持有權益的股份數横眉達11億股,占已發行的有投票權股份百分比為55.39%。
07 首家無營收生物公司 ▽ 歌禮制藥
2018年8月1日,歌禮制藥拉開了港交所主板上市新規后生物科技企業在港上市的序幕。
歌禮制藥發行價為每股14港元,共發行約2.24億股,每手1000股。歌禮上市首日開盤報14.8港元,高于上市價5.7%,早盤一度跌破發行價,當日收盤報14港元,持平發行價。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港交所是不接受無營業收入的公司上市的,但4月底修訂的上市新規容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歌禮制藥成為港股首只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股。
11月21日,歌禮宣布獲羅氏授予派羅欣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銷售及市場推廣權利,公司預測本次交易將為歌禮增加凈現值約3億元人民幣。
08 熊市中的“跳水王子” ▽ 映客
即便背后沒有BAT站隊,映客也能成為港交所直播第一股。
此前,在港股獨角獸普遍破發的情況下,映客IPO得到的待遇略顯冷淡,而前年上市的閱文集團、眾何在線都獲得了數百倍的超額認購,先映客一步上市的小米也獲得了10倍超額認購,但映客僅獲不到3倍的超額認購。
2018年7月12日,映客在港股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后大漲34%,發行價為3.85港元,最高點漲超5港元,市值突破100億港元。終結了平安好醫生、獵聘、小米以來獨角獸IPO必破發的記錄。沒想到,一開始其实不被市場看好的映客,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在當天上市的8家公司中怒刷了存在感。
不過,上市以來,映客的股價幾乎天天下跌,從上市首日的最高價5.48港元算起,到2018年12月31日的盤中價2港元,短短近半年時間,映客股價跌幅超過60%,堪稱股市中的“跳水王子”。
來源: 金評媒記者 言同

